发布日期:
2013年11月26日
来源:资兴市文广新局 作者:陈建平 何用庭 何洪海
“我们要充分利用农家书屋信息载体作用,用知识之光点亮农民致富之路”这是11月25日青腰镇党委书记何朝军说的。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为了帮助当地老百姓致富奔小康,青腰镇党委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从农家书屋里收集各种致富点子,经过刷选,挑选一些适合当地的致富信息推荐给老百姓,并引导他们走近书屋、走近书本、走进知识的海洋。
青腰村的农民黎忠任,2002年在村里建了“欣昂竹制品厂”,主要进行楠竹的简单加工,收入一般。镇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,建议他生产凉席。黎忠任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生产凉席,之后每年150余万元的毛收入让他彻底相信了镇领导的金点子。2013年,镇里通过招商引资为他引来一福建的合伙人,准备生产资兴目前还未生产的竹制品家具。同时,镇长肖录安亲自出面,为他租了一块地新建厂房。他准备把原厂里的凉席和拉丝生产线搬到新厂房里,再投入40余万元新增一条生产线,原厂房用来生产竹制品家具。“我们镇里的领导干部,不仅给我们提供致富的好点子,还在政策和资金上帮助我们。”黎忠任的妻子、资兴市人大代表刘慧莲深有感触地说。
同样搞竹制品加工的还有扬龙村的农民郭湘平,他在政府的支持下,今年投入30余万元建起了竹制品加工成厂。目前,设备正在安装调试,他说利用一根楠竹的头部生产家具、中部生产蒸笼和出口天削筷、尾部则生产铁炮串,废料制成活性炭。他乐观的估计,投产后可把本地楠竹收购价格从每吨500元增加到每吨580元以上,这样将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收入。
周塘村的农民胡湘平30岁便在广州种植平菇,一种就是11年,今年7月份,他想返乡创业,镇领导了解情况后,给他提供养土鸡致富的点子,他通过实地考察后和团桥村的何广元合伙在团桥村租了十亩山,从广西引进5000只鸡苗。5个月过去了,他们养的鸡从之前刚孵出的鸡苗长到5斤多重的大土鸡了。现在他又在村里租了块地,准备养殖1万只土鸡。
在青腰,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企业家有很多,他们通过政府的科学引导、科技培训,纷纷走上了小康之路。实践证明,小小的农家书屋,装载的不仅是科技致富源泉,更多的是当地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服务理念。
